8月15日上午,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、研究馆员裔萼为“新时代青年美术评论人才培训”项目学员带来题为“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之嬗变”的专题讲座。裔萼长期深耕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研究与策展实践,讲座以系统梳理和生动案例相结合的方式,为学员呈现了20世纪至今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发展脉络与当代面貌。
在讲座开篇,裔萼从20世纪初社会转型与艺术革新的互动谈起,指出水墨人物画在这一时期不仅承继了传统笔墨精神,还在造型观念、叙事方式上不断吸收西方艺术元素。她详述了徐悲鸿、蒋兆和等人在写实主义推动下的革新,以及林风眠、潘天寿等人在中西融合探索中的重要贡献。
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物画的发展,裔萼表示,这一画种在“为人民服务”的文艺方针引导下,成为表现社会现实、塑造劳动者与英雄形象的重要创作形式。改革开放以来,人物画创作语境趋于多元化,主题、媒介与表现语言不断扩展,逐渐呈现出观念化、实验化的特征。在她看来,今日的人物画创作应在坚守笔墨精神的同时,回应现实生活与人文关怀,保持与时代的深度连接。
讲座中,裔萼特别分享了她在丰子恺研究中的心得。她认为,丰子恺的艺术不仅在于独特的水墨语言与生动的生活叙事,更在于其温厚的人格与真挚的人道主义精神。这种“为人”与“为艺”的高度统一,是中国现代人物画发展中的重要精神财富,也是当代艺术创作者值得珍视与传承的品质。
在学员的交流中,裔萼结合多年的策展与公共文化实践分享道,艺术史研究不应只停留在学术文本中,而应通过展览、公共教育等形式与社会发生真实的交流。她鼓励在座学员研究与创作一定要“关注现实、贴近人生”,将民族艺术的精神价值转化为当代文化生活中的鲜活力量。
本场讲座内容严谨、脉络清晰,既有宏观的历史视野,又有细腻的人物分析与人文关怀。讲座结束后,不少学员与裔萼展开热烈交流。大家一致表示,裔萼的讲解不仅让他们系统梳理了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百年嬗变,也让他们在艺术与人生的关系上获得了新的思考。
《中国美术报》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、贵宾接待室、会议室、茶室、视频录播室,背靠中国国家画院,面临三环,功能齐全、设备完善,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、品鉴会、研讨会等活动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西兰花保质期2年,西贝门店回应了!但鸡汤又被爆料?餐饮大佬集体声援西贝
WTT澳门冠军赛:王曼昱4-1领先险被逆转!第2局15-13,追平孙颖莎
南京一女子庆祝3个月减肥40斤,结果确诊癌症晚期!医生提醒:减重不能这样做……
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
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